1864年,湘軍“吉字營”攻破天京,太平天國滅亡。隨后,清朝開始大規模裁撤軍隊,湘軍勁旅“吉字營”、“霆軍”等王牌相繼被遣散,將士要么回家修筑房子過上幸福日子,要么從事文職,遠離軍隊。“吉字營”、“霆軍”等被裁撤,主要是這兩支部隊都是曾國藩嫡系,清朝不得不防備;曾國藩雖自我標榜“理學大師”,但也不是沒有“黃袍加身”之可能。
為維護王朝統治,清廷裁撤“吉字營”、“霆軍”等曾國藩嫡系部隊。但是,清朝內憂外患嚴重,八旗、綠營正規軍又不給力,不得不繼續依靠湘軍來維持搖搖欲墜的大清江山。當然,這里的“湘軍”并非曾國藩嫡系。本文主角:湘軍悍將蘇元春:為清朝征戰一生,60歲才娶妻生子,后客死異鄉。
蘇元春(1844年—1908年),廣西永安人(梧州蒙山),湘軍“精毅營”悍將,后協助馮子材,取得鎮南關大捷,威震西南邊陲。1851年9月,蕭朝貴、羅大綱等悍將殺入永安,是太平天國軍興以來占據的第一座城市。此時,蘇元春父親蘇保德是永安團總,帶領“團練”與太平軍廝殺,結果被打死。
父親陣亡沙場時,蘇元春才8歲,還是個小孩。1855年,12歲蘇元春因偷竊鄰居財物,造永安州官服捉拿,于是投奔天地會首領張高友。參加天地會,蘇元春還是“童子軍”,因作戰勇猛,很快就成為張高友親信。1863年,張高友在追擊清軍時遭遇埋伏,戰死沙場,天地會內部混亂不堪。
張高友陣亡后,蘇元春率部投降席寶田,成為湘軍“精毅營”一份子。因作戰勇猛,謀略過人,蘇元春官職一路升遷。參加湘軍后,蘇元春開始調轉兵鋒,對曾經的戰友舉起屠刀,用“隊友”鮮血染紅頂戴。
1864年7月,天京陷落,幼天王洪天貴福出逃。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,幼天王洪天貴福最終在江西境內石城楊家牌被席寶田俘虜,蘇元春此時也在軍中,清朝賞賜所及,授予他都司職務。1866年,席寶田參加嘉應州之戰,蘇元春在追擊太平軍余部時“殺賊無數”,表現搶眼,被授予參將職務,成為中級武將。
1867年,席寶田率萬余湘軍“精毅營”遠征貴州,鎮壓張秀眉起義。因剿滅太平軍賣力,席寶田非常賞識蘇元春,便讓他擔任先鋒大將。席寶田喜好殺戮、搶劫,蘇元春則拼命殺敵,卻從未將戰利品據為己有;每次破敵,“精毅營”都搶劫苗民,所得錢財,都進入席寶田腰包。
1872年,蘇元春在烏鴉坡之戰中徹底擊敗張秀眉起義軍,并將其擒拿歸案,處以死刑。憑借此赫赫戰功,蘇元春升任副將,旋即提拔為總兵(正二品),成為高級武官,相當于今天的軍分區司令長官。
1872年,張秀眉起義被平定,席寶田因搶劫過多,朝野上下輿論嘩然,慈禧也對“精毅營”大為不滿。如此,席寶田只好“稱病”,辭職回家修筑房子,躲避輿論風波。“精毅營”被裁撤后,麾下悍將自謀生路。蘇元春因戰功顯赫,清朝并未裁撤,而是讓他駐防永州,鎮壓當地天地會起義。
1884年4月,法軍一路北上,在北寧擊敗清軍,廣西巡撫徐延旭被革職,時任湖南巡撫的淮軍悍將潘鼎新節制廣西軍務,率兵抵御法軍。蘇元春,時任永州鎮總兵官,自然要追隨上司出關作戰。誰知,潘鼎新畏懼法軍,稍有挫折就撤兵,導致鎮南關被焚毀,西南邊陲危機重重。
淮軍悍將潘鼎新畏懼法軍,但蘇元春奮勇殺敵,冒死沖鋒,引起了兩廣總督張之洞注意。經張之洞推舉,蘇元春擔任廣西提督(一品武官)。1885年4月,鎮南關之戰爆發,蘇元春配合老將馮子材作戰,取得鎮南關大捷,扭轉了邊境局勢,被清朝授予太子少保銜。
鎮南關大捷,馮子材名揚天下,但畢竟只是“幫辦關外軍務”,而不是廣西一級軍事長官。戰后,馮子材部隊大多裁撤,邊境軍事防務依然由蘇元春主持,誰讓他是廣西提督呢?主持廣西軍務,蘇元春做了兩件大事:修建大小連城,在邊境構筑起“西南長城”,防御法軍;將提督府從柳州搬到龍州,就近指揮部隊作戰。
為震懾法軍,蘇元春在邊關要隘都部署有從德國購買而來的克虜伯大炮,這些火炮后來還成為孫中山鎮南關起義的“功臣”。法國雖然號稱世界第二,但不是德國對手,色當戰役中被克虜伯大炮狂轟,心有余悸。蘇元春在西南邊關部署克虜伯大炮,對駐守越南的法軍構成了不小威脅,法軍心理壓力很大。
抗擊法軍有功,蘇元春成為清朝倚重之大將。可惜,蘇元春畢竟是武夫,政治頭腦不給力。“廣州灣事件”中,蘇元春代替清朝與法國簽署協議,割讓了不少權益,受到輿論指責,成為背鍋俠,聲譽大受影響。
“廣州灣事件”后,各方群起攻擊蘇元春。1902年,廣西巡撫王之春彈劾蘇元春桀驁不馴,有造反之傾向。如此,清朝下令逮捕蘇元春,死罪可免,但發配新疆充軍,以示懲罰。此時,蘇元春還未娶妻生子,孤苦一人。袁世凱,蘇元春鐵哥們,不忍心看朋友遭遇劫難,卻也難以救援。
考慮到新疆寒苦,袁世凱送一婢女王氏給他,給他生下兒子蘇承賜。60來歲才娶妻生子,這在晚清官場很少見。要知道,蘇元春是廣西提督,省級最高軍事長官,權勢相當顯赫,自然不愁娶妻生子。1908年,蘇元春得平反,從新疆回家途中病逝。
參考書目:《清史稿》